第(2/3)页 林思泠看过无数次别人用秤,轮到自己,手忙脚乱。不是菜从秤的小盘子里滚出去,就是秤杆的刻度她读错。 胖婶子狐疑地瞅着她。 “小姑娘,你是第一天卖菜啊?” 林思泠汗水渗出来了。 她真是第一天用这种老式秤杆!果然看会跟实际操作是不一样的。 公玉谨旁边看不下去了,过来接过她的秤:“我来吧!” 麻利地用秤的尖勾勾住蔬菜的柄端,提起来过秤。 “包菜一个,三斤四两;萝卜两根,六斤九两!” 这回总算轮到林思泠扳回颜面了,她心算一下,迅速给出答案:“婶子,包菜17文,白萝卜四舍五入35文,一共52文,您就给50文吧!” 胖婶子捏着指头心里默算,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满面笑容。 “哎呀,你们这两兄妹,真正是一个手脚麻利一个聪明,婶子我这都没回神呢,你们便算出来了!” 占了两文钱便宜,心情大好。让林思泠把蔬菜装进她篮子,乐呵呵地离开。 紧接又过来一位顾客,将林思泠剩下的蔬菜一股脑包圆了:两个包菜四根胡萝卜一根白萝卜,共卖出75文。 几乎是不到一刻钟,他们的小菜摊可以收摊。 林思泠数着125个铜板,心花怒放。 看来还是卖新鲜蔬菜简单。她费了老大劲,倒贴粗盐调料,十斤蔬菜做成一斤菜干,才多赚20文钱,真不如直接卖蔬菜呢。 只是目前运输不便,以后住到县城里,才能考虑这个问题。 而且,这也是因为天灾人祸的缘故。太平时期,蔬菜可没这么值价,也不好销售。 但不管咋说,今天开心就行! “走,公玉哥哥,我请你吃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