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彩云之南可筑城-《盛唐夜唱》


    第(2/3)页

    “你只管放心吧,若说别的事情还有可能有问题,事涉钱粮,叶十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旁边的李白笑道。

    他眼中闪闪发光,仿佛猜出了什么。

    “看来太白对我倒是有信心。”

    “我已知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了。”李白盯着叶畅:“十一郎,你对人心把握之强,当真是……当真是举世无双。特别是对商贾之心……实在是佩服,佩服”

    他说到“商贾”,叶畅便知道,李白是真正懂他的计划了。

    数日之后,成都,杨国忠府。

    自从来到成都之后,杨国忠的心情就一直非常不好,他每天都想回到长安,但是他明白,只要李林甫在长安一日,他就别想那么容易回去。

    每隔几日,他就有一封信送往长安,这些信都不经过兵部,而是通过杨家姐妹的渠道,直接送到了李隆基案前。

    而杨玉环与杨家姐妹,也利用一切机会,在想法子将他召回长安。

    杨钊被李林甫赶出长安的事情,对于杨家姐妹的打击甚大,那些原本对她们退避三舍的权贵们,如今也有胆量与她们较一较力了。

    “当真是胡闹”

    心情烦躁的杨钊将手中的公文一扔,怒骂了两声。

    周围的仆役们都大气不敢喘,呈上公文的小吏更是缩头缩脑,生怕被杨钊牵怒了。

    “侍郎为何发怒?”

    这个时候,能够说上话的,就唯有鲜于仲通了。

    鲜于仲通与杨钊的关系非同一般,此时虽然因为鲜于仲通吃了败仗连累了杨钊,但念在旧日之恩份上,杨钊仍然留他在府中,算是戴罪立功。

    “你且看看,真是乱来,跑到滇南泽去建城……他还嫌是非不多么?”

    鲜于仲通将那公文拿起来,公文乃是叶畅遣人发来,内容就是询问当地土人,得知滇南泽沃野数百里,宜在泽东筑一城,以为大唐控制云南之基石。

    在叶畅的这份计划中,将在云南筑两座大城,一在滇南泽东,一在洱海之西,两城互为犄角,迁内地汉人入住,再以亲近顺从大唐的熟蛮为助,于各处种植甘蔗,熬取蔗糖。

    “滇南泽东……那就是昆川,洱海西则是……就是太和城啊。此两处地点,确实乃是云南最适宜农耕居住之处,若真能得此二城,再能安抚山蛮,则云南永为大唐州郡矣。”看完之后,鲜于仲通淡淡笑着道。

    他在剑南为任数年,又曾对南诏动兵,这些地方,不用看图也知道在哪儿

    听他这样说,杨钊不满地道:“鲜于公,你当真如此以为?”

    “计是好计,只可惜纸上谈兵罢了。”鲜于仲通略有些不屑地道:“且不说昆川,单说太和城,皮罗阁以之为王都,背苍山而靠洱海,拥龙首、龙尾二雄关,乃南诏腹心之所在,岂易取之”

    “你以为叶畅不是阁罗凤对手?”

    “我督六万精兵,尚且为南诏奸计所害,吃了一场败仗,叶畅只领兵三万,能有何为?”

    “你不看好他此战?”

    “自然是不看好,听闻他在辽东做了不少事情,可此地不是辽东辽东不过是稍寒,冬日来得早些罢了,而云南却是瘴疠毒虫之地,我当初之败,有近半军士伤亡便是因为瘴疠毒。辽东虽有些山,却不如云南山高路险,辽东我大唐军士可以展开作战,云南却地无寸平路无尺直,兵力再多也没有用处。蛮人生长于斯,翻山越岭有如猿猱……”

    鲜于仲通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他将蛮军的优势、唐军的劣势都分析得极为到位。心情烦躁的杨钊越听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而这种感觉让他更为烦躁:若是叶畅不能胜,岂不意味着他这个剑南节度使还要继续当下去?

    这个时候,他猛然想起当初李林甫对他拉叶畅下水毫不阻拦,甚至隐隐推一把的情形。

    或许那个时候,李林甫就想到了这一点,叶畅胜,则是李林甫女婿立功,叶畅败,则是他这个举荐叶畅的人背黑锅。他举荐鲜于仲通而鲜于仲通败绩,举荐叶畅而叶畅又负,若真如此,叶畅固然前途就此黯淡无光,他杨钊的大好前程,岂不也要葬送于此?

    “别说了。”

    “侍郎,我不说倒无所谓,只不过,你要早些做好准备,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你收拾残局了”鲜于仲通又道。

    他自己输了一阵,自然不愿意看到叶畅轻易取胜,心里多少有些诅咒之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