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五个问题-《雪视角》
            
            
            
                
    第(2/3)页
    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
    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第二,管理准则
    管理层是否理性?
    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第三,财务准则
    关注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计算“股东盈余”。
    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公司。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第四,市场准则
    企业的市场价值几何?
    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明显的折扣价格买到?
    问题2、“为数不多”到底是多少?
    回答:“为数不多”一般指的是投资的公司家数被控制在5至10家。
    那些对集中投资哲学有更深了解的、执着的投资者,建议可以集中于更少的公司上,甚至少到3家。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平均持股以10至15家为宜。
    大家如果是自己买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切记投资的公司家数不要超过15家,如果持仓被过度分散的话,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深入研究和追踪每家公司,而且一旦广泛投资,收益也就被平均了,这不利于我们超越市场。
    1934年,凯恩斯在一封写给商务助理的信中写道:“通过广撒网的形式,投资于那些自己知之甚少、不具备特别信心的公司,从而降低风险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人的知识和经历都是非常有限的,就我而言,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段里,我很少敢于充满信心地说自己非常熟悉的公司超过两三家。”
    对于凯恩斯这种等级的大佬,人家重仓持有两三家公司就够了,而稍微逊色一点的专业投资者,一般持股是5至10家,而对于一般投资者,为了平滑我们的内心波动,可以多持有5家公司左右,其实所有平滑波动的做法都是为了让我们在没有足够的水平充分了解每家公司的基础上,拿的住这个投资组合。
    因为长期持有5家公司以内的那些大神,无论是芒格也好,费雪也好,其实都在某几年的时间内连续跑输大盘,这种样子的收益不是谁都能拿得住,比如今年重仓中概股头部公司的那些奉行长期主义的专业投资者,他们会发现它们的收益被沪深300秒到了尘埃里,但如果他们拿住了并且有钱加仓,极有可能他们未来几年会远远跑赢市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