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并非理性-《雪视角》


    第(2/3)页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通过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在市场上确定合理的价格。然而,行为心理学的广泛研究表明,投资者群体并不拥有理性的预期。

    投资者没有正确地处理信息。他们只会不断地依靠捷径来确定股价,而不是通过基本面分析来揭示公司的内在价值。

    这个市场上初级小白玩家是大多数,而且占了99%,你指望这帮人理性有用么?何况就算是基金经理这种专业投资者,也不得不在短期KPI面前低头,各种频繁操作短视化投资,这就导致很多明显已经被低估的东西,不可能总是一下子就能起来,因为这些专业投资者判断,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它低估,群众的注意力还在那些高估板块上,所以他们不得不跟着市场情绪继续推涨高估板块。

    就比如2021年,很多重仓消费和医药的基金其实都风格漂移去买了强周期,他们明知道强周期高估,而且是严重高估,但是他们还是要去追热点,因为不追的化会被投资者骂。

    “你看人家某某板块收益都翻倍了你不去买点么?你这个基金经理干什么吃的!”

    投资者真的会这么骂,甚至骂的比这个更难听。

    在国内,大家真的不要觉得基金是机构,基金其实就是散户,因为这些基金的钱都是散户投进去的,而且基金业绩也是一年考核一次,收益还跟管理规模挂钩,所以实际上基金就是个由基金经理带队的散户兵团而已,骨子里扒开来看,还是个散户,所以A股散户比例其实就是90%以上。

    如此比例的市场我们还希望它有效,它理性,那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期不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很厉害的投资家,比如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做风格轮动的投资人对外说的某某板块低估,但价格就是起不来,可能会趴在地上很久很久,这个时候对于我们其实都是机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充分低吸筹码,这个时候我们看的不应该是价格,应该专注于自己账户上筹码的多少,只要一天一天在变多,我们就应该开心。

    上雪说过,正确的投资,应该是只有20%的时间赚钱,剩余的80%都在亏钱,市场涨起来往往速度非常快,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全年涨幅,闪电批下来,你得在场,且最好你的手上有足够多的筹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