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攻城战中,在城下之时,猛将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哪怕强如吕布,拥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城上,仅需一支百人小队,或射,或捅,或砍,或推,便能将他挡的死死的。 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分地方的。在攻城云梯之上,猛将和普通的士兵,差不许多。 但是,一旦让他们上了城墙,猛将的作用,便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一人破百,也可能成为现实。 六安县的城墙之上,黄忠等人,手持利器,率先挡住城墙上的庐江军。让后面的江夏大军,可以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待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时,便对城中的庐江军,进行反击。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六安县的城门,缓缓打开了。 黄御见时机成熟,立即高呼道:“全军进攻!” 城外,早已准备就绪的‘破虏营’人马和江夏军人马,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冲进了六安县城。 待他们进城之后,这一战的结果,基本上也就注定了——六安县城,被攻破了。 城中的庐江军的很多防御手段,还未展开,便已结束。 如此高明的作战方案,绝对不是碰巧。而是计谋,来自于司马懿的计谋——瞒天过海! 大军从临湖县赶到六安县的路上,期间,司马懿找到黄御,献出此计。 “主公,经过这些日子的大战,我想,我们‘破虏营’的威名,应该已经传遍庐江郡了吧。 依我估计,六安县城中的守军,定然会准备一支精锐人马,专门对抗我们。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 毕竟,无论多精锐的人马,连番作战之后,肯定会有劳累的时候。只有在恰如其分的时候,把他们派出来,才能取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是而,大战刚开始之时,城中的庐江军,绝对不会将精锐力量派出来。 他们会等待,等待‘破虏营’的出现。 若在此时,我们让黄忠将军等精锐人马,换上江夏军的军服。混入江夏军中。 我想,攻上城池,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因为对方绝对想不到,一上来,我们就敢派出自己的精锐。” “等他们反应过来之时,黄忠将军的人马,早已经打开了城门。 那时候,我们的大军便可进城。 他们准备的精锐人马,还有用吗?” 黄御听后,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仲达此计甚妙,恰合我意。到时候,我定会如此安排。若拿下城池,仲达可为首功。”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多谢主公!” 士为知己者死! 对一名谋士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主公采纳自己的意见,更让自己欣慰的事情了。 ......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大局已定。 黄御在众亲兵的护卫之下,走进了六安县城。不仅是黄御,他身后的司马懿,李儒等人,皆是一脸的笑容。 六安县,这座庐江郡的重要城池。拿下它的意义,非比寻常。 这意味着,从此刻起,黄御等人有了自己的根基之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黄御等人的理想抱负,从此刻起,便可以正式的施展了。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黄御等人走进了原庐江军的军营之中。 偌大的军营,空旷无比。 军营一角,只有数千庐江军,手无利器,身无铠甲,老老实实的待在一起。 黄御对着身旁的徐晃说道:“安排一支人马,将他们送到临湖县,交给邓豹将军看管。虽然他们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们也是听令行事的。我们的将士的伤亡,怨不得他们。” 众庐江军俘虏听到黄御的话,那是一脸的激动之色。 身为俘虏,最希望的,便是遇到一个心胸宽广的主公。 黄御的心胸,何止是宽广? 不知在谁的带领之下,众庐江军俘虏朝着黄御跪拜了下来。齐声喊道:“吾等愿为主公效死!” 黄御在心中,满意地笑了。 效果已达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