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四只鸭-《逍遥小厨王》
            
            
            
                
    第(3/3)页
    一个真正优秀的厨师在做菜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专注,外界的任何动静都无法干扰到他们,其实不但是做菜,做任何事也都是这样。在比赛的过程中都相当的专注,做到不被外界的反应影响。
    在铃声响起之前,已经将他们各自的菜全都做好,没有任何人超时,两道菜放在展台之上,美食比赛往往的要从是个五个方面进行评判,色香味形器。
    色指的是菜色搭配,讲究的是搭配有致,诱人食欲。香指得是调料和菜的香味,讲究的就是各种食材与调味所融合后的各种香气。味,菜的味道鲜美。菜品中的食材与调料混合制做后所具有的特殊味道。如:甜、酸、苦、辣、咸、鲜、麻等。美味可以直接深一步地刺激出人更强烈的食yù。形,菜的形态优美。食材的塑造形态是否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好的菜形态上的美不仅让人大饱眼福也能触动你的心灵。器,放菜的器皿jīng美,与菜的搭配协调。搭配好的器皿菜品就能达到上层的意境。
    老板首先品尝的是汪师的八宝鸭,但见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按照八宝鸭的传统做法应该先有拆骨这道工序,汪师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了该进,他用用背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内,封好玻璃纸,再上笼蒸制的方法,这样制zuò的成品,鲜香味特别浓郁,而且形态丰满,菜形美观,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青豆和虾仁,使成品更丰富多彩,风格别具。
    对于这道八宝鸭的sè香型三人都表示满意,可关键在于味道,品尝之后,老板却首先皱了皱眉头,他看了看汪师道:“这鸭子的sè香形都很不错,你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采用背骨鸭开背,这样做可以保持鸭骨的香味,每一个步骤也都做得非常完整,但是这八宝鸭最为关键的酥香软烂你却没有做到。”
    汪师点了点头,他做人非常的诚实,老老实实答道:“正常八宝鸭上笼后需要用旺火蒸三个小时,可是今天比赛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所以我做得匆忙了一些,虽然我用玻璃纸封住碗口,加大火力,仍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如果能够再给我多一点时间,我或许可以将这道菜做得更加到位一些。”
    老板道:“火候未到,你做厨师,为什么不懂得做菜最主要是用来吃的道理?无论你这道菜色香形如何到位,器具如何精美,可是火候差了,全盘皆输。虽然是厨艺比赛,可是也和战场无异,每一个细节都会决定你的成败,选择做这道菜,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汪师低下头表示虚心受教,这一刻,自己感受到了迎春楼老板的专业和自己的不足。
    三人来到李师傅所做的柴把鸭子前,这道菜对于刀工的要求很高,李师傅向自己的老板笑道:“老板以为如何?”
    老板没有急于评论,毕竟李师傅是自己人,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他如果表xiàn的太过偏袒,汪师就会质疑他的公正xìng,所以在这种时候还是保持沉默是金的好。
    李师傅善于用刀,当然在这道菜上最有发言权,虽然他用得是小刀而不是菜刀,但是刀法还是有相通之道的,老板道:“不愧是李师傅,刀法不错,这道菜的刀工非常关键,李师傅年岁之高,掌握的却还是如此纯熟,实属不易。”
    能够得到自己老板的夸赞,李师傅也不由得沾沾自喜。
    二厨心中大悦,如此看来自己的这位厨房老大哥要比汪师的发挥要好上许多。
    老板夹了一块柴把鸭,慢慢咀嚼,他的眉头自始至终锁在一起,直到吃完都未见展开。
    看到老板如此表情,李师傅刚刚产生的那点喜悦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师傅道:“这道菜名为柴把鸭子不仅仅要求形象生动,还要做到清鲜爽口,柴把鸭子绝不是代表着肉质如柴。”
    二厨也夹了也夹了一块塞入嘴里,这鸭肉的确水分有些不足,稍稍有些干了,可是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并不至于像老板所说的肉质如柴。
    三厨吃完之后,他点了点头道:“其实这道菜也犯了火候上的错误,刚才的那道八宝鸭火候不足,而这道柴把鸭,却蒸得有些过头了。因为要上两次笼屉,所以火候的控zhì极为关键,首先要将整鸭蒸到七分熟,七分熟并不是控zhì在固定的时间,而要根据材料的不同而进行时间上的调节,凡物各有先天,每件食材都各有物xìng,虽然都是鸭子,可这世界上绝没有两只一模一样的鸭子,在蒸鸭之前,有经验的厨师都会通guò鸭皮的厚薄,鸭肉的松紧程dù来决定上笼时间的多少。李师傅在这方面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句话来说,你对自己所用的食材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在第一步上笼的程序中,就没有jīng确掌握七分熟的概念。第一步没有做好,无论后续做得多么好,都无济于事,鸭肉的水分流失过多,直接导zhì了最后口感的缺失,老板所说的清鲜爽口正是这道菜的关键。”
    现场观众听到几人到位的点评,无不暗自叹服,虽然没有亲口尝到这鸭肉的味道,可是听到他们的点评也已经感同身受,获益良多了。
    汪师做的三套鸭盛放在一只白sè细瓷砂锅里。锅中汤sè澄清,观其sè,宛如一泓chūn水,套好鸭子就卧在碧水之中,鸭头、野鸭头、鸽子头,整齐叠合,相偎相依仿佛熟睡一般。三套鸭外用老雄鸭。有道是诸禽尚雌,而鸭独尚雄,诸禽贵幼,而鸭独贵长。养生家有言:烂煮老雄鸭,功效比参芪。就是说吃老雄鸭其功效之大比得上吃人参黄芪,可见营养价值之高。野鸭味病态,为食中佳品;鸽子肉不仅好吃,具能调jīng益气,亦是席上珍味。俗语说得好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半斤。三禽合食,鲜中加鲜,美上加美,其味殊绝,美不能言。
    二厨道:“这道菜无论是sè香形都可称为上乘,不过既然是比赛,首先讲究的还是味道,抛开其他的不言,我先尝尝滋味再说。”他拿起调羹首先舀了一匙清汤,细细品味,闭上双目,一副陶醉之极的模样,过了一会儿方才道:“家鸭肉肥,野鸭肉瘦,鸽肉细嫩。三种禽类的鲜美味道全都融入一锅汤中,鲜香嫩滑,润喉生津,英汪师对火候的掌握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们不知道的事,汪师手上这块表几块钱地摊买来的。
    二厨也尝了一口汤,点了点头道:“我留意到开始的时候汪师采用的是旺火,只有利用旺火方才能逼出rǔ鸽和野鸭的鲜香质感,然后又改为文火慢炖,将三种不同的味道融会贯通,鲜香叠复,余味无穷,每次咋舌品味总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老板品尝之后也连连点头,他认为之前两人的评价并无夸张,汪师的这道三套鸭做得的确很有功夫,如此年轻就能够将这道菜做得如此到位,在年轻一代中应该算得上是佼佼者了。汪师的实力确实胜出李师傅一筹,他今天能够获胜也没有太多意外。
    三厨听到他们给汪师如此之高的评价,也感觉到找回了面子,微笑颔首,轻声道:“这道菜的确很有水准,我曾经吃过李师傅的师傅做得这道菜,这道菜又让我想起那种滋味了。”三厨轻易不说话,这一说话就是极高的评价,等于说汪师已经具备了顶尖大厨那种随意的几分神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