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晚上有空吗?” “有。” “腐败,AA。晚上七点半,南门集合。” “OK。” 这是在跟辅导员龙翔进行短信交流。 至于“腐败”,则指不吃食堂,跑去校外聚餐。 如今的北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大概三五百。超过500块的属于有钱人,低于300块的比较节俭。 去南门外海吃胡喝一顿,对学生而言已经算“腐败”。 元培班140多人,被分为14个“十人小组”。 陈贵良所在的小组有11人,6男5女。自打开课之后,就没私下聚齐过。小组辅导员龙翔师兄,应该是想让大家聚一下。 今天是9月24日,开课第二周的星期五,再过几天就要国庆放假了。 陈贵良整天累得够呛,在多个院系之间来回听课,还要跑去科技园跟郭枫沟通。 郭疯子直接住在办公室,天天做校内网开发,别说去教室上课,他现在连宿舍都不回…… 此时此刻,404宿舍里,只有陈贵良一人。 大二的闵师兄,拉着蒋君来去自习室了。 前者报了18门课,后者报了20门课。只要晚上没课,他们就会跑去自习室,复习白天所学的内容,并按老师要求阅读相关书籍。 陈贵良又累又无聊,给元火社的李航打电话:“李航师兄,三国杀画得怎样?” 李航得意说道:“曹操和刘备已经画好了,我正在画孙权。” 半个月时间,你特么跟我说只画好了曹操和刘备? 算了,不生气,人家平时还要上课。 陈贵良用商量的语气说:“李航师兄,我急着印刷卡牌。要不你在元火社再找几个人,大家分工协作加快进度,价钱我可以给你们翻倍。” “好……吧。”李航有些失落。 这是他第一次有偿绘画,抱着艺术创作的心态在搞,务求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 结果才画两张,甲方爸爸就催进度了。 陈贵良挂断电话,又给《萌芽》胡玮时打过去。 “玮时姐,《明朝那些事儿》的前三万字,我已经发到你电子邮箱。” “我下午就看过了。创作角度非常新颖,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写历史。但《萌芽》的读者,以中学生为主,他们会喜欢看吗?” “他们刚好是这本书的读者群体,我觉得可以。当然,玮时姐如果不满意,我就放弃在《萌芽》连载。” “这样吧,我尝试发两期。反响好就继续发,反响不好就腰斩。如何?” “可以。《萌芽》连载之后,我多久可以把已连载的内容发到论坛上?” “一个半月以上。” “好。请每期尽量多连载一些字数。” “看排版吧。” 《萌芽》的长篇连载,每期大约2万字——上下浮动5千字,根据排版来决定。 《萌芽》连载一期的内容,够陈贵良在论坛分成十章来发。 周末该去搞一台电脑了,郭枫的电脑搬去办公室,宿舍里没电脑实在不方便。 估摸着时间,陈贵良出门聚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