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生死之劫(下)-《九幽之轮回术》
第(2/3)页
自皈依经,当愿众生,深入经藏,神通莫测。
自皈依师,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不落邪见。
二、持戒:往生净土持戒最重,学道最难得是什么?就是持戒。人最难克服就是自己的心性,太上老君言“一切戒法都始自发心,终于极果”,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 。道家根据修行的品阶有不同戒律,入道门来最低须持《初真五戒》,以后根据修行品阶的上升,依次持《初真十戒》、《中级戒》和《天仙大戒》。
往生持戒:1、不得杀生;2、不得荤酒;3、不得妄言;4、不得偷盗;5、不得邪淫;6、不得恶口;7、不得嫉妒;8、不得赌博;9、不得忘恩、10、不得叛逆。
《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天尊言:“善男子善女人,能发自然道意,来入法门,受我十戒,十四持身之品。则为大道清信弟子,皆以勇猛飞天齐功。 於此时,进心不懈退者,即超凌三界为上清真人”。
修道发心:惟慈,惟爱,惟善,惟忍。不负经戒,恒不破斋,勤能洒扫静室,修灯灶火,救拔贫穷,所见之者,皆发慈心;不谤毁出家人,心无是非,口恒念诵,见诸蠢动,皆发慈念之心,万物平等,无有彼我,与我身无异。
三、忏悔:真心忏悔是生慈悲心的体现,忏悔越真诚,外魔侵扰越少,修行才能顺利。
四、发愿:愿法界众生共修正法,往生净土,永脱轮回。
五、回向:愿以忏功德,回向大慈尊炁,加庇我宗亲,师资并眷属,普惠诸众生,皆成大仙道。
玉皇赦罪天尊
玉皇大帝(Jade Emperor),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居住在昊天通明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仅次于三清)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为主宰宇宙、三界最高的决策者。
在中华文化中,玉皇大帝被视为宇宙的无上真宰,地球内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统治者。因他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权,所以众神佛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皇帝与公卿。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仙、圣和人间、幽冥之事。
《玉皇经》讲述了玉帝远古时期“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的著名事迹。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渡化众生,历亿万劫(所以玉帝的年龄大约等于一百几十亿岁,大概相当于宇宙还未形成时的年代),终为千古一圣—玉皇大帝。是历经万劫亿难 ,千辛万苦,不可思议,按《玉皇经》所载,玉帝的年龄和今天所考证的宇宙的年龄相接近!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普通神佛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宇宙的大圣者。
玉皇大帝为太子时,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香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学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尽已,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又经亿劫,始证玉帝。"(由是可知玉皇大帝早已超越涅槃,不生不灭,望世人莫轻言诽谤,其罪弥大)
玉皇赦罪天尊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道藏《真诰》曰:阴阳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极方法之时,玉帝悯惜宇宙混沌不清,气机沿塞,化育难行。曾经化身盘古,成理之正,成气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灵。法益三才,角立鼎分。玉帝形化人庄严之身。(光严妙乐国土) 普光明心地。(普明香严山 ) 经三千二百劫而证金仙位。 初八百劫舍国,(化形)以示大道无为化育万物真恒最贵。 次八百劫慈慧,示物灵人神仙圣得道修炼的法则。 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圣仙真司法行政之术。 后八百劫舍身,示身法两忘,回归宇宙大一统的必然属性,与道同存的最高逍遥游的境界。 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达三乘。生死圆通。又经亿劫化育有情,经纬天宇,无极圣众尊玉皇为太极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玉皇布化开玉匮科,布化行政。传五方诰命,秉教万象,检阅劫数,推运乾坤,主持真宰仙佛的黜陟超证,因缘果报,御摄提格,大荒落界。发无量光明十七种,光孕慈善喜舍,遍照无极世界,大道众生,普沾胜利。化无不化,养育适均。《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玉皇即是道体,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在金阕利济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修道成真。
玉皇宝诰
志心皈命礼,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赞
请玉皇紫金容,本庄严妙乐土中,清微天宫显神通,香严山累劫修行,无量功德清净体,圆明性不坏真空,一万二千道业成,巍巍高荡荡难名,诸天诸地稽首礼,施功德普度含灵,愿放十七大光明,求忏悔降福延生,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功德
若人在世,不孝父母,不敬三宝,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作种种极重罪业,将命终时,若有道心正信众生,于其亡者未气断时,起大悲心,于其头边,念帝尊号,或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乃至百遍千遍,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诸不善业,悉得消灭,更不堕诸恶趣,神升九天。
可知念玉皇赦罪天尊圣号可消诸多罪业,得到诸多神祇的佑护加持,超度亡人,常念诵玉皇赦罪天尊圣号临终可往生三清境上,大罗天宫,逍遥快活,永不轮回。
天尊言:天官符,地官符。年月日时,各有官符。方隅向背,各有官符。大则官符,小则口舌,是有赤口白舌之神以主之,凡诸动作兴举,出入起居,不知避忌。如遇官符口舌,则使人击聒。晓夜煎煼音妙,多招唇吻。面是背非,动致口牙。盟神诅道,始于谤讟音渎,终于诟诋。由是狱讼生焉,刑宪存焉。若欲脱之,卽诵此经,遂得口舌潜消,官符永息。
天尊言:土皇九垒,其司千二百神,土侯土伯,土公土母,土子土孙,土家眷属。若太岁,若将军,若鹤神,若太白,若九良,若劔锋,若雌雄,若金神,若火血,若身黄,若撞命,若三煞,若七煞,若黄旛豹尾,若飞廉刀碪,如是等土家神煞。若人兴修卜筑,一或犯之,卽致病患,以迄丧亡。纔诵此经,则万神皆起,天无忌、地无忌、阴阳无忌,百无禁忌。
天尊言:世人夫妇,其于婚合,或犯咸池,或犯天狗,三刑六害,隔角交加,孤阴寡阳,天罗地网,艰于嗣息,多是孤独。若欲求男,卽诵此经,当有九天监生大神,招神摄风,遂生贤子。于其生产之时,太乙在门,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凶戹,致令难产。请诵此经,卽得九天卫房,圣母默与抱送,故能临盆有庆,坐草无虞。凡有婴孩,在于襁褓,为栴檀神王座下一十五种鬼,加诸恼害,因多惊痫音闻,宜诵此经。
天尊言:若人居止,鸟鼠送妖,蛇虫嫁孽,抛砖掷瓦,惊鸡弄狗,邀求祭祀,以至影胁梦逼,及于奸盗。而敢据其所居,以为巢穴,遂使生人被惑。庭户不清,夜啸于梁,昼瞰于室,牛马犬豕亦遭瘟疫。祸连骨肉,灾及孳生,淫祠妖社,党芘神奸,吊客频仍,丧车叠出。若诵此经,卽使鬼精灭爽,人物咸宁。
天尊言:九天雷公将军,五方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莫赚判官,发号施令,疾如风火。有庙可伐,有坛可击,有妖可除,有祟可遣。季世末法,多诸巫觋,邪法流行,阴肆魇祷。是故上清乃有天延禁鬼录奸之庭,帝由束妖考邪之房。能诵此经,其应如响。
天尊言:天瘟地瘟,二十五瘟。天蛊地蛊,二十四蛊。天瘵地瘵,三十六瘵。能诵此经,卽使瘟瘟清净,蛊毒消除,劳瘵平复。亦有其由,或者先亡复连,或者伏尸故气,或者冢讼墓注,或者死魂染惹,或者尸气感招。凡此鬼神,或悲思,或恚恨,牵连执证,并缘注射乘隙伺间,乃得其便。故此经者,上通三天,下彻九泉,可以追荐魂爽,超度祖玄,太上遣素车白马大将军以监之。
天尊言:若或有人治装远行,贼盗骋奸,五兵加害。陆行卽虎狼魈蜮磨其牙,水行则蛟龙鼋鼍张其颐。或滩濑有幽枉之魂,或风涛有劫数之会。前亡后化,捉生代死。能于此经归命投诚,故得水陆平康,行藏协吉。
天尊言:亢阳为虐,雨泽愆期,稽颡此经,应时甘澍。积阴为厉,雨水浸淫,稽颡此经,应时朗霁。祝融扇祸,飞火民居,赤鼠游城,惊爇黎庶,此经可以禳之。海若失经,鱼鼈妄行,洪水稽天,民生垫溺,此经可以止之。
天尊言:世人欲免三灾九横之戹,卽于静夜稽首北辰。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其星并躔,形如双目,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名天阶。若人见之,生前无刑囚之忧,身后不沦没之苦。斗中复有尊帝二星,大如车轮,若人见之,留形住世,长生神仙。归命此经,投心北极,卽有冥感。斗为天枢,中有天罡,在内卽为廉贞,在外则为破军。雷城十二门,并随天罡之所指。罡星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馀位皆然。若人见之,寿可千岁。
天尊言:世衰道微,人无德行。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友兄弟,不诚夫妇,不义朋友,不畏天地,不惧神明,不礼三光,不重五谷,身三口四,大秤小斗,杀生害命,人百己千,奸私邪淫,妖诬叛逆。从微至著,三官鼓笔,太乙移文,卽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斩神诛魂,使之颠倒。人所鄙贱,人所嫌害,人所怨恶,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驱其卷水,役其驱车,月覈音怀旬校,复有考掠。一闻此经,其罪卽灭。若或有人为雷所嗔,其尸不举,水火不受,卽称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作是念言,万神稽首,咸听吾命。
天尊言:此经功德,不可思议,往昔劫中
神霄玉清眞王长生大帝所曾宣说。至士授经,皆当剸金置币,盟天以传。雷师皓翁,长跪拜兴,重白。
天尊言:是经在处,当令土地司命,随所守护,雷部按临,以时稽审。若人家有此经,至诚安奉,卽得祥烟满庭,庆云荫轩,祸乱不萌,吉福来萃,于其亡殁,不经地狱。所以者何?死卽往生,生归善道,承
天尊力,有此灵通。出入起居,佩带此经,众人所钦,鬼神所畏。遇之险难,一心称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悉得解脱。于是,雷师皓翁对
天尊前,而说偈曰:
无上玉清王统天三十六九天普化君
化形十方界披发骑麒麟赤脚蹑层冰
手把九天炁啸风鞭雷霆能以智慧力
摄伏诸魔精济度长夜魂利益于众生
如彼银河水千眼千月轮誓于未来世
永颺天尊教
时雷师皓翁说是偈已。
天尊言:此经传世,世人未知。吾今所治九天应元府,府有九天雷门使者,以纠录典者、廉访典者佐之。复有四司:一曰掠剩司,二曰积逮司,三曰幽枉司,四曰报应司,各有大夫以掌其事。吾之所理,卿师使相,咸賛元化。
天尊说是经毕,玉焚七宝层台天花缤纷,琼香缭绕。十方诸天帝君,咸称善哉。天龙鬼神,雷部官众,三界万灵,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三元赦罪天尊
三元赦罪天尊即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主管天地水三界。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并称"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道经称:天官主管赐福,地官主管赦罪,水官主管解厄。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三元品诫经说》:“上元天官隶玉清境,结青、黄、白三气,置上元三宫,其中宫名元阳七宝紫徽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高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二品地官隶上清境,结元洞混灵之气,凝结黄之清而成,其中宫名洞灵清虚宫,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宫号扬俗洞泉宫,一曰青华方诸宫,总水帝扬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
三官大帝的主要职责是于三元日考校人间善恶,给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气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宫主二品七气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间,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气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间,校戒罪福也。
三官的诞辰日即为三元节,上元节正月十五(宜祷天祈福),中元节七月十五(宜忏罪度亡),下元节十月十五(宜禳灾释厄)因此从唐宋以来,三元节都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遇三元日信士持斋悔过,皆得罪灭福生
持诵三元赦罪天尊圣号可以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得到三界神仙的加持,尤其是在陆地上遇到猛兽侵扰,可念中元赦罪地官;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危难可念下元解厄水官;人世上的求福求官等也可称念上元赐福天官。若无特殊请求可以直念三元赦罪天尊圣号亦可。
三官总诰 志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上元天官宝诰
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蠢动咸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宝诰
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父母。存没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
下元水官宝诰
旸谷洞元。青灵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正一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力济无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尔时救苦大仙。在大罗天上。九炁紫微天宫。上白道君曰。集会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较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受苦众生。造恶非善。广结冤仇。多行不足。财交弗明。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亵渎圣贤。不敬父母。叔伯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断绝往来恩路。不敬五谷。秽污蹭践。不行正道。大斗小称。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怨天恨地。不恤己身。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载。致生恶毒。多起瘟荒。多招讼非。轻重难逃。故作事因。得此通报。恶难临身。无处解释。
于是救苦大仙。端简上告三元天官曰。善哉善哉。此等众生。遭刑苦难。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圆满。发心转诵此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
道君曰。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告下。三元天尊,即驾五色祥云。行九炁清风。至都会府。云台山上。放大亳光。广大慧力。无边法愿。济民救苦。福应万灵。诸天升降。除无妄之灾。解有仇之愆。赐千祥之福。脱九厄之难。离三途之苦。痴蠢康泰。削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尤。父母存亡。沾恩离苦。四生六道。饿鬼穷魂。孤魂野鬼。九玄七祖。未离地狱之中。存亡众生。钮械枷锁。囹圄闭塞。
于是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薄,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咸赦除之。地官曰。五刑十恶等罪。永不赦除。
天尊言。(齿+页,音牙)(齿+赞,音杂)龃龉。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计巧言。唝瞒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己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贪财利己。天雷霹雳。瘟气流传。缠害身体。冤愆相并。并及子孙。
于是救苦大仙。再告天官。天官曰。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无量功德。其福无边。
道君曰。世界众生。招瘟惹灾。毒气流行。众生染着。皆是造恶非善。冤愆相并。致生恶疾。淹延未愈。若诵此经。病即痊愈。若诵经者。至端阳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众。考较轻重等罪。俱一赦除。
水官曰。世间夫妇。命犯孤辰寡宿。刑害绝嗣。皆是前生不施。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晨夕好静。沐浴烧香。燃灯诵经。修斋布施。悔过愆尤。便生端正有相之男。聪明富贵之子。声振五湖四海。宿世今生。故作误为。谋财负命。今世为儿。取命化财。女人妊娠。三朝五日。不行分娩。或在身儿亡。生下儿亡。三六九岁儿亡。十二五岁儿亡。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俱是冤愆相临。化目化财。骗携财物。化为畜生。
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斋戒沭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育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
天尊言。仇人冰泮。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魂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地狱,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阎王一见。不敢高声。童子夜叉。擎拳拱手。牛头马面。总尽皈依。一十八重地狱。狱狱逍遥。三十三天天宫。宫宫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无地狱之声。出离地狱。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净土。快乐无量。一去一来。无挂无碍。
水官曰。天下众生。星辰不顺。运限迟留。凶曜冲并。多生疾病。或瘟病相侵。或痢疾疮毒相侵。或肿毒疥癞相侵。气候喉癀相侵。咽喉风毒相侵。泄泻风痰相侵。祖冢瘟气相侵。住基风水相侵。邪师败壁相侵。火眼痨瘵相侵。吐血蛊毒相侵。白口咒诅相侵。刀兵火盗相侵。水淹癫狂相侵。吊颈枷锁相侵。秽门闭瘴相侵。年月日时不利相侵。斫伐坛庙树木相侵。挖坑动土相侵。开基开沼相侵。添新换旧相侵。修前整后相侵。疟疾疹疾相侵。瘟灾瘟气相侵。官司口舌相侵。致生恶疾来缠。众生染着。至于丧亡。
若诵此经。即使恶疾不缠。吉星拥护。凶曜退散。万祸冰消。千祥云集。经通天界。福临人间。
天尊言。天下众生。江河湖海。舟航商贾。风波汹涌。惊惶忧惧。若诵此经。皈依天地水官。水府众圣。即使风恬浪静。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所谋顺遂。诸圣拥护。万神赐福,于是天尊而说偈曰
九气青天上,日月星斗真
天地水官帝,云雷电鼓随
金童执华播,玉女捧香花
五色祥云内,放出白毫光
照一切天下,显身救众生
庆云祥烟护,拔离诸苦难
兴云布洪雨,驱雷掣电行
卷起扬尘土,神炁威猛烈
广大智能力,法愿无边济
无极无量法,无量度众生
无极无量光,照出诸魂众
一切冤家鬼,尽离地狱中
存亡诸众生,一切离苦难
天尊说经已毕。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此经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字字真诠。句句消愆。行行灭罪。卷卷赐福。一切诸天上帝,三界十方众圣。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第(2/3)页